六都春秋

【局外人】軍方主事者的守舊心態是台灣國防的隱憂

國防部長邱國正。圖/取自軍事新聞通訊社

日前媒體報導,國防部宣示保留「刺槍術」訓練以因應國軍兵役制度及守勢作戰需求,但是與之同時,面對外界認為美軍未採取「刺槍術」訓練質疑軍方「刺槍術」訓練的必要性,國防部卻回應「美國陸軍考量新兵體態又胖又弱」云云作為辯詞。

 

國防部以「美國陸軍考量新兵體態又胖又弱」作為保留「刺槍術」訓練的遁詞,引發外界譁然,如軍武評論者趙武靈跟曾在美軍服役的評論者Allen Lin都對此予以批評或提出美軍的實際情況反駁國防部的說詞,與此同時,曾擔任國防部長的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卻強調,所有戰術運用都不能廢,他在空軍幼校時就學刺槍術,「所以你們不要跟我打架!」

 

值得注意的是,從國防部和退輔會主委馮世寬的回應來看,「刺槍術」訓練顯然是沒有任何改進甚至探討存廢的必要性,換句話說,軍方主事者並不是打算照有些論者所指出的是否能朝英軍的「刺槍術」改進適應今日戰場,反而是堅持過往「氣刀體一致」卻被不少論者批評與時代脫節的傳統「刺槍術」。

 

從上述的情況可以看出今日軍方主事者對於傳統的固執,甚至完全沒有改進的必要性,更不用說接受批評的胸襟。

 

軍方的守舊心態

 

事實上,保留「刺槍術」訓練並非軍方第一次堅持其「傳統」,過往有許多前例,例如:

一、2016年至2019年民進黨立委劉世芳連續提議更改陸軍官校校歌中的「黨旗飛舞」,引發陸官方面人士和軍方的強烈反彈而未能成功。不過作家管仁健卻指出軍歌〈我愛中華〉歌詞的「我們要消滅共匪」卻能夠改成「我們要莊敬自強」,顯示出陸官方面人士和軍方的雙重標準。

 

二、在轉型正義方面,國防部進度停滯,甚至時任國防部長嚴德發在立法院聲稱「先總統蔣公對國軍而言,是國民革命軍之父,整個國家安危,從當初黃埔建軍至今,有一定歷史背景。」拒絕再作討論。而因發媒體的批評

 

三、曾在美國在台協會任職的美國退役陸軍中校Scott Ellinger於2017年接受外媒訪問時,直言台灣軍隊的思想仍停滯在90年代美軍「零缺點」思維,甚至拒絕美方建議,不想打破10年前的思想,不容許犯錯與調整。

 

以上種種顯示出軍方從思想、訓練細節、價值觀等等都不情願做出改變,更遑論與時俱進,也就毫不奇怪國防部在推動「全民國防教育」上被公民記者批評是因循過往黨國時期的窠臼。

 

這凸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危機,那就是我國即使願意大幅度提升國防預算、全面恢復義務役等措施提振國防,那麼負責指揮軍事的軍方主事者是否有與時俱進的戰略、戰術眼光去運用這些資源、兵員去面對今日日異月新的戰場?以及是否有和民間進行對話、動員民間力量的能力?

 

以學者廖宏祥提出的條件檢視軍方主事者

 

學者廖宏祥曾在去年五月為文〈消弭民眾戰略陌生,對抗解放軍擾台〉指出我國軍事革新的三個關鍵:

一、國防部與參謀本部是不是充滿新思想的將領?

二、在這些將軍的領導下,國軍是否在準備新時代的戰術與戰法?

三、國軍的建軍過程,是否可讓大眾了解其決策的考量及利弊得失?

 

從上述的標準來檢視近年來幾任軍方主事者,從馮世寬在國防部長任內下令要全軍換裝艾森豪短夾克,引發內外反對聲浪。嚴德發在國防部長任內遭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公開指責搞「嚴家軍」,甚至拒絕他的建言書,張延廷氣憤地說:

我寫了4萬個字,都是法律上的問題,如果他都不採納,他會採納誰?一個中將都不採納,他會採納一個士兵,沒有這種邏輯。他要誠懇出來認錯、道歉,痛下改革,國軍才會進步。」

 

而現在的國防部長邱國正,在執掌國安局任內則是被論者批評「著重力行體能測驗,無怪乎當中共飛機、船艦忙於軍演時,國安局的工作重點是內務檢查。」顯示出舊有的治軍思想仍然影響著今日軍方主事者的思考、認知。

 

中共解放軍軍機多次擾台。圖/取自軍事新聞通訊社

 

而這三位前後任國防部長對於軍方傳統的堅持,大者如黨國遺緒,小者如「刺槍術」、陸軍官校校歌中的「黨旗飛舞」等等,在在凸顯出這些軍方主事者的守舊心態。

 

再回頭看上述學者廖宏祥提出的標準,不由得對於近年軍方主事者是否符合這三個條件打上問號。

 

主政者的責任

 

或許會有人說在目前的情況下,主政者只能找到這樣的人選執掌國防部和軍隊,可是主政者不能把這樣的現狀視為理所當然的常態。而是應該開始為深層次的國防改革鋪路,例如落實「國防部長文職化」、國防部文職人員的增進、引進更多外部專業意見等等改革。

 

主政者求穩為重的決策使得求變不易推動,但是求穩並不見得會帶來好的結果,特別是在面對國防議題上更是如此,對於軍方守舊勢力的優遇厚待,固然是換得軍中的穩定、甚至政治上的忠誠,可是這也意味著軍方守舊思想不會受到檢視、反省,甚至能披上「保台」的外衣包裹其守舊、抗拒變革的身軀,而繼續自行其是。

 

應該把支持國防的熱情轉換為監督軍事革新的動力

 

近年因為中國威脅升高的影響,台灣社會對於軍事、國防議題的關心開始有所增加,也開始有支持軍隊的呼聲。

 

不過,筆者認為,與其以啦啦隊的角色聲援軍隊,台灣社會更應該把支持國防的熱情轉換為監督軍事革新的動力,推動、督促主政者跟相關主事者改變盤據在軍方的守舊勢力,從各個層面落實軍事革新,才是真正支持軍隊的最佳作法。

 

結語

 

今日的軍隊,雖然積極的添購、研發各式新型武器,基層士官兵也在崗位上克盡職責,但是主其事者的守舊心態卻可能是梏桎軍隊戰力最嚴重的因素,成為台灣國防革新的絆腳石。今日的台灣各方有識者應該正視這個問題,督促主政者和相關主事者思考如何革新國防的人事層面,才能帶動真正的軍事事務變革(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RMA)。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