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春秋

【評論】臺灣人講中國流行語是文化交流還是滲透?

最近有一篇報導在各大社群平台上引發討論,內容主要是在探討這幾年中國流行文化崛起,臺灣的年輕學子深受其影響,而在日常生活的用字遣詞上自然而然地運用起某些中國用語。而這樣的現象,是否是一種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的再現? 

 

通常在社會學的觀點中,我們都會舉西方國家做為文化霸權的例證,不論是物質層面的連鎖咖啡店、精品店,或是非物質的宗教、企業文化等等都是,而長期屬於文化輸出弱國的臺灣,也確實隨處可見西方文化的蹤跡。換個說法,文化霸權其實就是世界秩序的再建構,畢竟通常擁有一定政經實力的國家,才有辦法將自己的文化價值輸出到其他國家。

 

但在西元2000年後,中國想要跟美國爭奪世界霸主的態度逐漸明朗,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許多暗潮洶湧的競爭對立也一一浮上檯面。其中,為了從內外同時破壞特定民主國家的國力,使其從中得利,中國發動的混合戰可說是近幾年來備受關注的議題。而與中國有著複雜國家、族群認同問題的臺灣,北京政府也同樣運用各項策略對臺進行攻擊,企圖完成兩岸統一之目的。因此不論是2004年胡錦濤提出的「入島、入戶、入心」,或是2017年俞正聲的「一代一線」,中國官方對臺灣的滲透方針可說是昭然若揭。

 

而中共滲透臺灣的主要管道有哪些?學者黃兆年(2019)指出,中國對臺灣的滲透方式主要可以分為資金滲透、文化滲透與最近受到關注的資訊滲透三種。黑快明(2020)則是根據發動者、內容及實施手段的不同,進一步把中國的滲透模式分為「銳實力」、「硬實力」、「軟實力」三種(表1)。其中較特別的是,銳實力是指威權國家利用媒體、文化、智庫及學術等進行資訊操弄,以系統性的打壓政治多元主義及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力(黑快明,2020,頁46、47)。如中國在許多歐美國家的大專院校設立孔子學院,將共產黨的權威意識形態包裝在這個文化交流機構之中,藉以提升中國的國際正面形象,就是一個例子。

 

施展者 內容及工具 具體手段
軟實力 個人、民間與公民社會 文化、政治價值與外交政策 吸引、說服
硬實力 政府 軍事、經濟力量 強迫、金錢收買
銳實力 政府 駭客、官媒、孔子學院、學術單位 顛覆、滲透、金錢收 買、威迫

表1:軟實力、硬實力、銳實力之比較(黑快明,2020)

 

中國共產黨將權威意識形態包裝在孔子學院中,並滲透世界各學術機構。圖/網路

 

根據上述的分類原則,本文探討的「流行用語」,就同時是文化滲透及軟實力的態樣,而流行文化又與商業行為的關係密切。像中國就常透過影音串流平台在海外大量推出自製的戲劇或節目,而影音製作公司為了讓節目能順利通過官方的制度審查,便時常在劇情中加入有利於中國的意識形態。

 

舉例來說,中國嘻哈節目就只因為保留了饒舌音樂的批判本質,而遭到廣電總局的「河蟹」,最後除了節目名稱從「中國有嘻哈」變成「中國新說唱」之外,歌詞也從毒品、犯罪、批判社會等內容,變成「說出正能量、唱出大情懷」的荒誕情景(戴瑜慧,2019)。在戲劇影集方面,北京也開始要求劇情要展現文藝氣息、發揮社會責任,甚至是激發愛國主義。雖然因為中國流行文化的崛起,這些電視節目能大大的影響臺灣及其他「華人圈」,但這樣的限縮也讓這幾年中國產出的電視節目及電影比先前更顯得平面化。

 

而在非商業層面,北京政府完美地利用了主流社群平台資訊傳播的優勢,透過官媒「講好中國故事」,運用各種資訊進行大外宣,試圖建立全球對中國的美好形象,然此種方法與流行語的滲透較無太大關係,本文便不在此贅述。

 

回到中國流行用語身上,語言是符號(symbols)的一種型態,而符號會隨著群體賦予它不同的意義有所變化。當臺灣年輕學子開始說起相同語意的外來語言,如「影片」成為「視頻」、「馬上」變成「立馬」,對我們會有甚麼實質的傷害嗎筆者認為,這單純是文化遞移的正常現象,而非所謂的文化滲透。會有這種字詞上的轉變,本來就是中國影視文化興起,再加上兩國語言互通所造成,年輕族群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其實無可厚非。而流行文化也有退燒的一天,就如同20世紀初期的「韓流」,臺灣人開始著迷於韓劇、韓團,也是文化之間的正常碰撞。反之,最可怕的應該是對外來文化來者不拒,且摒棄在地文化的情況。

 

如前述,我們要注意的是那些藏在中國影視文化裡的真正惡意。簡單來說,有用的文化滲透會把意識形態包裝在戲劇、電影,甚至綜藝節目中,且讓受眾在無法察覺之下,建構起對中共有利的認知思考模式。如果這些具有特定意識形態的影劇數量越來越多,而且讓接收到的臺灣人開始覺得「中國人的用語比臺灣道地」,甚至認為「當中國人才是正統」,這種隱藏在文化交流,實際上卻是在宣揚共產主義、反民主、政權併吞的「文化統戰」,如果已經內化成多數臺灣人的潛在意識,臺灣人的族群及國家認同恐怕會逐漸崩塌。

 

一個詞彙代表的可能就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即使兩國擁有極為相似的文化脈絡及地緣關係,中國及臺灣在語言上還是有所差異。我們該加以關注並遏止的,並不是語言這種流動的符號系統,而是中國透過各種管道(尤其是影視文化)進行的意識形態滲透。畢竟比起語言,擁有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才是凝聚一個族群(如國家、社會組織、家庭等)更重要的元素。

 

甚至,我們應該「反滲透」回去。如中國在許多歐美國家的大學設置孔子學院並進行意識形態滲透,而近年來紛紛遭到關閉。就如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所言,如果臺灣可以填補這個空缺,並成為歐美國家學習中華文化的管道,那豈不是兩全其美? 

 

參考資料

黑快明(2020)。中國銳實力對澳洲的滲透與澳洲政府的回應政策。遠景基金會季刊,21(3),41-109。

黃兆年(2019)。「紅色滲透」不只一種:北京對台媒體控制的三種途徑。淡江國際評論。網址:http://www.ti.tku.edu.tw/page1/recruit.php?Sn=525。

戴瑜慧(2019)。意識形態娛樂化:習近平新時代下的政治與流行文化雙重奏。中華傳播學刊,36,195-235。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