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春秋

【陳昭南專欄】阿中部長決戰武漢肺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阿中部長的主控防疫政策的至高法則:

冷靜:其徐如林;堅毅:不動如山;

阿中部長說:抗疫並不是只有強度,

他必須要拿捏整體社會的配合度,跟他的需要,

所以我們會盡量站在

不要讓社會的損害太大的一個前提裡面,

做適度的規範,

然後再看看發生的效果,做滾動式的調整。

=====================

前(15)日中央宣布雙北市升為第三級防疫警戒後,經過短短一天的時間,根據《蘋果新聞網》直擊雙北街頭,過去熱鬧的街道沒了人潮,排隊餐廳空無一人,捷運站比過年返鄉期間還冷清,雙北市不到24小時幾乎呈現「空城」狀態。

 

不只是雙北街道冷清,據南部友人告知,台南高雄雙子城在週日也呈現空盪盪現象,可見得大多數人民對於阿中部長的防疫政策有極高的配合度,居家防疫還多數是很自動自發的。

 

特別提醒:吾人別忘了,打從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台灣的醫護人員始終就是以最高等級的警戒態度,默默守護著這塊娑婆之島,免於受到病毒的襲擊。

 

此處特別轉貼Yi-Jen Su(長庚大學副教授)在昨天臉書PO文:

2021.05.15 行政院記者會,陳時中部長提到:

「大家都會認為說(封閉的強度)越強越好,大家都心裡有這樣講,啊那就把關掉。可是事實上在關下來以後,並不會完全停下來,任何國家的經驗都一樣。

 

抗疫是一個相對要有一個時間的,有時間的抗疫。如果這個強度沒有拿捏好,不到那個時期,實施太過於的強度,那反而會產生抗議的疲乏、跟人民抵抗的運動。

 

大家都看得到在國外,有一些甚至在要求戴口罩的時候都會有一些反彈,這些沒有辦法形成一個全民抗疫的精神的時候,這些方法都會失敗。

 

所以抗疫並不是只有強度,他必須要拿捏整體社會的配合度,跟他的需要,所以我們會盡量站在不要讓社會的損害太大的一個前提裡面,做適度的規範,然後再看看發生的效果,做滾動式的調整。

 

* * * * * * 

 

想完整地記下,這段深具智慧與深諳人性的提醒。去年疫情至今,時中部長已一再說過類似的話語。

 

關於疫情蔓延下的心理健康維持,時中部長與他的團隊,持續做了很好的示範,如何能真正合理地促進安全感 (sense of safety)、平靜感 (calming)、效能 (efficacy)、聯繫 (connectedness) 及希望 (hope)—這些我們 (註1) 自莫拉克風災起即長年推動的災難創傷心理的共識核心要素 (簡稱安、靜、能、繫、望)。

 

常深感,時中部長是一個真正的社會與臨床心理學家

 

我從去年四月開始演講疫情心理健康,到今年 5/12 在自己學校對導師的演講已是第九場。每一場演講,我都習慣以時中部長對照其他國家的領導人(如川普、強生、習近平等),指出他與其團隊的防疫話語與作為,在疫情遏制與維繫心理健康的關鍵性。

 

即使近日台灣疫情轉為嚴峻,但對照同時間大多數國家每天的確診/死亡案例,台灣整體的疫情仍相對輕微,且目前仍在可控範圍。

 

我們所能做的最佳因應,是深刻理解到,沒有人是局外人,咱們每人都是這一局中的關鍵,積極實踐公民的應有責任—亦即那些老生常談,簡單但極其重要的作為:

 

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離,這段期間減少不必要的交通來往。

 

如同去年至今,請持續遵守台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團隊的中肯理性建議,不要忘記,這是一個以一年半實績證明為全球最優秀的防疫團隊。

 

本文轉載自陳昭南專欄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