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春秋

基隆港都再造新故鄉–林右昌的城市治理

城市治理是指政府(地方、區域和國家)和利益相關者如何決定如何規劃、融資和管理城市地區。它涉及對社會和物質資源以及政治權力分配的持續談判和爭論。因此,它具有深刻的政治意義,受政治機構的創建和運作、政府制定和執行決策的能力以及這些決策承認和回應窮人利益的程度的影響。它包括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力量、機構和關係。這些包括勞動力市場、商品和服務;家庭、親屬和社會關係;基礎設施、土地、服務和公共安全在獲得社會、經濟和政治機會(尤其是決策機會)以及參與和利用與城市生活相關的利益的能力方面,貧困和富裕的城市居民之間往往存在巨大差距。根據Slack 和 Côté城市治理的定義:

 

l   在塑造城市地區的自然和社會特徵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l   影響當地服務的數量和質量以及交付效率;

l   確定不同群體之間的成本分攤和資源分配;

l   影響居民接觸地方政府和參與決策的能力,影響地方政府的問責制和對公民需求的響應。

 

城市治理涉及一系列行為者和機構;他們之間的關係決定了城市​​中發生的事情。在管理城市轉型過程中,政府(各級)需要在與主要利益相關者建立夥伴關係方面發揮戰略作用。雖然市政府是最大和最引人注目的城市治理參與者,但影響城市​​貧民生活機會的大部分因素都不受城市管理部門的控制。相反,是市場和民營部門、中央國家機構或公民社會的集體自願行動決定了城市​​居民的日常體驗。

 

「城市」的說明

 

「城市」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和標準,不同國家對城市的標準也不一樣。城市、都市、城、市或都,是指人口較為稠密、商業較為發達的地區,一般包括了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等機能分區,並且具備行政管轄功能。城市中有樓房街道公園基礎建設。城市的行政管轄功能(即所謂的「建制市」)可能涉及較其本身更廣泛的區域。

 

一般而言城市會有較完善的公共衛生設備、公用事業、土地規劃、住宅及運輸系統。密集的開發方便人們的互動,也便於商業活動的進行。大都市一般會有對應的郊區臥城。大都市一般也有其市區,許多人住在郊區,每天通勤到市區上班。若一個城市已擴展到其他城市接壤,此一區域就會形成集合城市

臺灣對城市的定義如下:

 

 1.人口數20,000人以上,

 2.人口密度300人/平方公里以上。

 

「治理」的定義

 

「治理」一詞在國際發展文獻中被廣泛採用,以描述民間社會、國家和民營部門之間的關係,並有多種解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 將治理定義為「社會管理其經濟的價值、政策和制度體系」。經由國家、民間社會和私人內部和之間的互動而產生的政治和社會事務部門。相比之下,「政府」被更狹義地定義為「在民族國家層面運作以維持公共秩序和促進集體行動的正式與制度化」。許多行動者和機構都會影響城市發展成果。廣義上,這些包括:地方、區域和國家政府機構;民間社會,包括非政府組織 (NGO)、社區組織 (CBO)、社會運動、工會、政黨、宗教團體和私營部門。不同參與者之間的權力分配對城市發展至關重要(圖1)。

城市治理參與者和機構的圖表(圖1)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認為,三個屬性是有效政府能力的核心:

 

有能力提供公共服務以及設計和實施開發的機構;

適應不斷變化的需求或不斷變化的優先事項,以及

通過將良好做法和規範制度化而實現的穩定性。

 

地方政府和城市規劃 地方政府的運作很重要,但越來越受到資源政治鬥爭的影響。地方政府官員的能力取決於決策者是民選還是任命;主要人員是否為公務員或本地委派人員;地方政府的融資方式,以及獲得技能或技術的途徑。各級政府之間的競爭、中央任命的市長或行政長官、中央與地方財政轉移的不確定性、地方稅收權力薄弱和人員能力遜色都限制了地方政府的潛力。

 

城市規劃的有效性取決於社會三個關鍵部門——政治家、土地所有者/投資者和公民社會——之間的權力相互作用。聯合國人居署(United Nations Centre for Human Settlements, UN-Habitat)將獲得資金或專業知識的人所擁有的指揮和控制權與通過集體行動動員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賦能權力區分開來。在通過強制手段行使權力的社會中,達成共識的過程是困難的。

 

國際間認為權力下放給地方政府將能更有效完成城市治理。權力下放的論據是:不可能集中做出關於服務交付的有效決策;如果在當地做出決定,就更有可能滿足當地的需求;而且,在民主國家,當地人要求有權影響當地資源支出。反對權力下放的論點表明,它會導致民族國家分裂或導致服務提供不平衡。然而,研究表明,總體而言,使決策更接近受益者為窮人創造了參與和增量收益的新機會。

 

歷史沿革與現貌

 

基隆是臺灣重要的港口都市,其正式設置官員統治,起始於清代同治11年(1872年)置「海防同知」掌管海防與煤礦事務。光緒元年(1875年),改置臺北府分防通判,其職權也擴及至掌理基隆附近地區的地方事務。此為基隆首見的行政長官職務。日治時代日本當局積極進行基隆港的建港工作,基隆成為臺灣本島首要的對外門戶之一,並逐漸具有都市的規模。

 

日治大正13年(1924年)12月25日,基隆正式設市州轄市),以「市尹」作為最高行政首長,1940年將「市尹」職務更名為「市長」。1945年二戰後,臺灣進入中華民國時期後,基隆市改制為臺灣省轄市,基隆市繼續以市長作為全市最高行政首長。

 

目前基隆市共劃為仁愛區中正區信義區中山區安樂區七堵區暖暖區等7個行政(圖2-1),此外,和平島(社寮島、桶盤嶼、中山仔島)(圖2-2)、基隆嶼、北方三島(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等七個外島也屬基隆市管轄。

 

基隆市自1950年實施地方自治,市長開放民選之後,除第4及第5屆選舉之外,長期由中國國民黨執政,至1990年代臺灣民主改革開放後仍無改變,直至1997年才由民主進步黨籍參選人當選而打破。

 

基隆市行政7區(圖2)

 

和平島(社寮島、桶盤嶼、中山仔島)(圖3)

 

基隆位於臺灣東北部,古名雞籠,以深水谷灣之天然港灣著名,乃臺灣最北端的都市,位於市中心的基隆港則是北臺灣首要航運樞紐,因而有港都、臺灣北玄關之稱,郵輪觀光效益約22億臺幣以上。全市現居人口逾36.7萬人,佔地面積約132平方公里,其中山坡地面積占比達92.85%,僅7.15 %為可開發平地;海岸線長度29.6 km,擁有漁獲豐富的北海漁場,陸域面積132km2約半個臺北市面積,平地面積約4平方公里,東、西、南三面環山與新北市相鄰,僅北面有少量平地與東海毗鄰。也因氣候多雨而別稱雨港、雨都,每年超過200天的日子是下雨天,港口多雨是歐洲各海港共同之現象,如阿姆斯特丹、格拉斯哥,也是如此,讓人總感覺潮溼、灰色的感覺,城市彷彿缺乏活力。試從三方面來觀察:

 

1.過去軍事功能和後來發展貨運,禁海教育造成民眾與海之間的高牆。

 

2.基隆的發展,早在17世紀已有西班牙人及荷蘭人的足跡,在晚清時期歷經了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中法戰爭、甲午戰爭等歷史事件,民國時期經歷228事件、國民政府遷臺(太平輪)等時代事件等,暗淡悲情故事都發展在基隆,城市缺乏歷史正向活力。

 

3.受到地形環境的限制,5%的平緩土地承載了今日37萬人口,也讓基隆的聯外交通產生諸多不便,讓基隆的 發展較難從日治時期所規劃的城市空間格局中突破,且基隆經濟發展在80年代鼎盛時期後,便大致維持不變、停滯發展,在缺乏城市經濟動能及土地資源有限下,乃至今日的狀態。

 

基隆早在300多年前,與歐洲早已有了聯繫,西班牙人及荷蘭人在17世紀從基隆登陸,就讓臺灣與歐洲許下了不解之緣;在全球創新科技及中國一帶一路的新戰略下,全球再度進入新大航海時代,基隆應成為歐亞連動的重要創新港灣城市,在創新文化、經濟、旅遊等層面上交流互動。

 

全球郵輪產業正以平均每年8%的幅度增長,目前亞洲多個重要濱海城市均朝向成為「海空旅遊(Fly-Cruise)」重要轉運點的方向發展,基隆未來透過軌道交通的建置,將可與桃園國際機場形成「海空旅遊」格局,在提昇基隆旅遊接待能力後,將成為東亞區域重要的國際旅遊目的地。此外,基隆北海漁場品質良好,但對於漁業資源永續利用及保育還缺乏論述與實踐,未來應在水產試驗所及海洋大學的研發基礎下,積極開展永續漁業研究及海洋科技研發,成為東亞永續漁業領頭羊。

 

基隆與香港在發展觀光郵輪的產業上存在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未來如何促成雙方更多的互利合作將考驗著彼此的智慧,從東北亞往來東南亞以迄更遙遠的航程路線直接影響各口岸上的多元配套服務,各種產業鏈的需求和投資與城市治理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北北基桃區域整合已是未來趨勢,整合層面將全面擴及產業、交通、教育資源、空間規劃、城市治理,而基隆擁有北臺城市群中最豐富的海洋及漁業資源,應致力成為首都圈最重要的、唯一的海洋門戶城市,並與桃園國際機場形成東海港、西空港的聯動發展格局,成為北北基桃區域發展能量的展示窗口。

 

林右昌的城市治理概念

 

林右昌(1971年3月10日-),出生於基隆市獅球路。父親是臺灣電力公司的員工。自小在基隆長大。曾就讀基隆市成功國小、建德國小、建德國中以及基隆高中。大學就讀文化大學景觀設計學系。後來就讀臺大建築與城鄉所,1996年從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畢業,其指導教授為現政務委員(前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論文為《經濟全球化下的城市發展新加坡案例分析》。林右昌除擔任基隆市長(第17-18屆)外並兼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中華民國童軍理事長等。屬民主進步黨正國會派系。在2014年九合一選舉再度被民進黨推派為基隆市長候選人;2014年11月29日,林右昌首次當選基隆市長。2018年九合一選舉,林右昌成功連任,也成為民進黨首位在基隆市成功連任的市長;在民進黨主席承擔敗選責任請辭後,2018年11月28日民進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推派林右昌擔任代理黨主席,2019年1月9日交接給新任黨主席卓榮泰。

 

2014年林右昌競選市長時曾許下諾言:「一起改變基隆,做一個驕傲的基隆人!」,要讓生活在百廢待舉之中的基隆市民走出負面情緒,必須先恢復大家的自信。領導者是希望的化身,作為市長,有責任讓大家相信改變的可能,紙上談兵無濟於事,唯有身體力行,必須用實際行動去做,將大家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實現,才會累積彼此的信心和信任。

 

基隆市長林右昌曾說,2013年的基隆是全國失業率最高、離婚率最高、自殺率最高的一個城市,是最不快樂、最不幸福的城市,但也因此讓他有機會大展身手,自2014年以來總共減少債務46.04億元,2020年負債比例已大幅降低為33.71%。

 

每一位候選人在參選時的選舉口號往往是喊得震撼人心,而美麗的政見更是深深地吸引廣大選民的眼球,然而,當選後是否能如實兌現?或能落實多少?又有多少當選人能經得起驗證呢?林右昌在2014年第17 屆、2018年第18屆兩次市長選舉中所提出的政見,至今實現了多少?其中還在進行的進度又如何?

 

透過基隆市議會第19屆第2次定期會的市長施政總報告中,可以窺探林右昌擔任市長後履行政見與服務政績的成效。

 

2014年基隆第17 屆市長選舉,林右昌提出14項政見,臚列如下:

 

表1  基隆第17 屆市長選舉政見

林右昌參選臺灣省基隆市第17 屆市長選舉政見

1.     

營造基隆成為一個小而美且精緻的人文之都,藝術之城

2.     

基隆市、港合作,檢討不合宜的土地使用,推動港灣機能轉型與城市景觀再造,聯合開發「東岸港灣經貿特區」

3.     

基隆火車站比照臺北的現代化轉運中心,將鐵路、市區公車、客運、捷運等公共運輸系統進行整合,讓使用者享有一體的通行空間,並有充足的停車位,亦免再受日曬雨淋之苦

4.     

規劃興建跨港纜車系統,東起海科館,中經中正公園,西至火車站轉運中心。如同空中巴士的大型纜車系統,讓多丘陵的地勢轉化為城市特色,讓基隆成為全臺唯一以空中纜車串連重要觀光景點與市區公共交通的城市

5.     

爭取捷運南港基隆線,推動包括「北五堵新市鎮產業園區」、都市更新、觀光景點以及捷運站周邊地區的整建,帶動城市結構全面改造與轉型,讓基隆人未來可以留在基隆就業

6.     

籌畫全台第一座「臺灣近代戰爭歷史博物館」,結合大武崙砲台、情人湖風景區、大武崙沙灘與外木山湖海大道,打造為國家級的觀光特區

7.     

成立招商引資辦公室,單一窗口,一條鞭服務;築巢引鳳、吸引投資,創造繁榮與就業

8.     

與在地大專院校和企業形成緊密的產學策略聯盟,共創在地產業的發展

9.     

推動義二路、暖暖及和平島老街再造

10.  

爭取國際級藝文團隊進駐基隆,支持在地展演團隊,推動藝術文化下鄉運動

11.  

全力推動公車與客運,由社區發車直通大臺北都會

12.  

建構道路挖掘通報系統,同一條馬路,一年內絕不挖第二次

13.  

爭取建設室內綜合運動中心

14.  

免費為65歲以上老人裝置全口假牙

 

2018年基隆第18 屆市長選舉,林右昌提出17項政見,臚列如下:

 

表2  基隆第18 屆市長選舉政見

林右昌參選臺灣省基隆市第18 屆市長選舉政見

1.         

與中央密切合作,加速推動基隆市港再生輕軌。軍港遷移東岸貨櫃場期間,東西岸遊輪旅運中心改建,以及西岸會展及旅運智慧大樓等重大建設

2.         

打造現代新穎的基隆城際轉運站、整合市公車、國省道客運、火車站與輕軌捷運站、闢建國門廣場與轉運站商圈,營造國家門戶意象

3.         

發展東亞國際郵輪營運中心,帶動本市郵輪產業經濟發展

4.         

再造希望之丘。中正公園打造全台最有趣的兒童遊戲場,重新擦亮觀光地標

5.         

完成大基隆歷史場景計畫,再造和平島大沙灣白米甕,以及太白莊地區人文歷史風華

6.         

推動的北五堵國際研發新鎮,完備基隆河谷廊帶產業機能、推動基隆產業轉型,創造新就業機會

7.         

推動孝三路、義二路、和平島暖暖等歷史街區地方創生

8.         

闢建大武崙森林運動公園、推動百福公園及各區鄰里公園改造,營造共融遊戲空間

9.         

推動實踐路、麥金路、暖碇路、調和街等示範道路計畫,加強控管管線單位工程,持續提升道路品質

10.      

規劃增闢城際快捷公車路線

11.      

落實公車司機評鑑制度,加強客服訓練,打造以乘客為優先的乘車環境

12.      

營造基隆在地海鮮食材品牌、提升餐飲服務品質、打造美食之都

13.      

改善旭川河、田寮河、南榮河及西定河水質,營造優質親水環境

14.      

改造暖東苗圃,成爲生態教育中心園區、擴大串聯暖暖運動公園

15.      

加速長照二點零部件升級,擴大照顧老者及弱勢營造友善生活環境

16.      

智慧教育再升級,打造校園、數位學習環境

17.      

改善體育館及田徑場設施,增設各區風雨球場、空間

 

在本文「基隆改造前後的變化」共有14個小段重點說明林右昌六年半來在基隆的各項施政總體都是依從競選期間上述政見來實踐之。

 

值得分析2014年林右昌在沒有市府文官和政績等優勢下其當選的原因和背景,至2018年爭取連任時主客觀環境較為有利,對在位者明顯有優勢,各項政策措施相對熟悉,對基隆市的願景發展擁有一定的準備,相對2014年首次參選時,缺乏市政經驗,對基隆市雖提出多項改革政見,但必須待當選後才能推動和落實之,但到了2018年尋求連任時,除了有幕僚及團隊參與規劃競選連任的政見,更有政績的表現外,並延續第一任期內的政策,在幕僚人員配合下提出更為完整和妥善的政見,第一任與第二任兩任相比較時,第二任是在強化並繼續第一任的政策。林右昌擁有在地人的背景及建築與城鄉的專業知識,加上4年地方上的治理,充分掌握地方人才、志願團體和意見領袖,也是其領導力的表現,更是完善的城市治理之必備條件。

 

2018年11月24日,第18屆基隆市長選舉,在民進黨各縣市選舉慘敗的情況下,尋求連任的林右昌獲得10萬1773票、得票率54.13%,超越上次的10萬1010票順利連任,足以證明政績牌奏效,市民有感基隆的重大改變,肯定其團隊4年來建立起的口碑。

 

城市再造計劃

 

林右昌對城市發展的治理概念認為必須進行跨區域性合作,邁入21世紀跨區域性及由下而上的驅動式合作已經是發展的趨勢,在過去數載年間,基隆市政府翻轉了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長期以來的上下層級關係,變成是基隆市政府在策劃整個區域發展的一個計畫,然後再回過頭去說服中央。林右昌認為:「人、企業、城市或國家都一樣,當世界轉變時,若無法跟上腳步,很快就會被競爭者趕上、被世界拋棄」。基隆過去是一個服務貨運的城市,未來市港完全變身,必須轉變成為一個服務人的城市,服務人群及服務產業的一座城市,所以必須要騰籠換鳥,把不適宜的土地想方設法騰空出來,再讓新的產業進駐。臺灣的郵輪產業幾乎全部都集中在基隆,基隆擁有得天獨厚的優越地理條件,所以郵輪產業與會議產業將可以連接起來,也將帶動基隆的城市建設,『展覽在南港,會議在基隆』的概念油然而生,如此才能迎上世界潮流,轉型為觀光都市,不僅能繁榮基隆,也能帶動整個首都圈及臺北觀光產業,未來將蛻變成為一個宜居而有幸福感的城市。

 

林右昌的施政目標是從「行政區重劃」及「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要從國家體制的高度去討論,從國土規劃和區域發展的角度來思考未來的擘劃,各種方案都可以進行討論,但重要的是必須要形成共識。

 

在思考面對國家體制的問題時,一個臺灣是否需要疊床架屋這麼多層級的政府,只要有中央、地方兩個層級是否足夠呢?未來臺灣國家競爭力要提升,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今天的臺北市作為中華民國的首都所在,如果是一個擁有1,000萬人口的都會區,在其左邊就是桃園空港,在其右邊則是基隆國際的郵輪母港及重要的商港,空港加上海港這個才是稱得上標準大都會區的基本配備。而「行政區重劃」及「財政收支劃分法」的討論癥結往往在最後的修法將導致直接利益的衝突,將難以完成修法,不論誰執政都面臨相同的問題,這是最核心的議題,在六都之間如此,更不用遑論六都與非六都之間,修法的途徑要從國家體制的高度去討論,北北基桃首都圈有很多種行政區化的調整方案,行政區合理的重劃,談國家的體制來形成共識。

 

弘揚治理概念

 

《誰來基隆-多元族群歷史圖文書》系列繪本

 

一座城市的空間與文化能夠連結,才能持續有向前發展的能量。在2020年11月基隆市政府推出《誰來基隆-多元族群歷史圖文書》系列繪本是一套以基隆歷史為基底的系列繪本,以圖畫與文字描寫在不同歷史時空背景下,關於人與這片土地的故事。繪本以巴賽人、西班牙人、法國人、日本人與漢人等五個族群為故事主軸。一個城市的治理與背後的歷史價值有極大關聯,擁有都市計畫背景的林右昌市長說:「我們基隆這幾年,把文化、歷史放在市政中非常重要的位置」。

 

多元族群共容文化,繪本剖析基隆歷史,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包含: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發掘計畫、基隆要塞司令官邸與校官眷舍修復等。展示如何透過古蹟修復、城市再造找回屬於城市的歷史記憶。展現基隆獨特的多元文化背景,繪本透過五個不同族群的角度來認識不同時期的基隆,進而了解土地曾經發生的事情,也理解土地上的各種群體,藉此喚起對不同族群有更多的包容。

 

《在基隆:城、海、山與未來》

 

在2020年12月27日基隆市政府推出一套兩冊《在基隆:城、海、山與未來》,演繹林右昌市長多年來施政的治理概念,在推動基隆「港、城、丘」再造行動過程中累積許多動人的故事,希望藉編輯這套書,讓更多臺灣民眾重新認識基隆這個城市,有別過去印象,「城市掌握發展優勢與特色,就可找到出路」,長期以來,基隆給予社會大眾的印象是多山沒有發展腹地,故基隆應發揮基隆港的優勢,其次發揮海港城市文化多元,充滿朝氣、勇氣、積極性與魅力的城市性格,把它營造出來,這是城市治理重點。

 

城市發展有著它的歷史軌跡與元素,透過有效地整理,產生新的、有機的秩序,就會帶來新生命力。林市長舉太平國小下方為例,重新找回生命力是基隆市政府在西岸的發展目標。藉由新書發表會暢談近年來基隆各種改造,開啟一場城市實驗再造計畫,再一次把心中的城市治理的理念再次娓娓道來,與在地人一起分享。

 

城市治理改造的初心

 

基隆市長林右昌最讓基隆市民有感的就是「東岸商場」等設施的改變,從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畢業的林右昌,對於基隆市的整體發展有更為完整及長遠的藍圖。基隆在林右昌市長不到八年任內的改造所產生的變化已經超越過去的 50 年,基隆市政府目前正在推動且在進行中的「基隆市港再生標竿計畫」,包含基隆港東西兩岸多項大型建設都已啟動,如:「軍港遷移」、「東櫃西遷」等,郵輪、國門及海洋等三大廣場陸續展開,西岸舊倉庫也修復再生活化。而輕軌捷運則已經透過交通部協調北北基政府,希望從基隆連接到南港車站,連結大臺北地區的軌道建設,讓基隆到大臺北暢行無阻。基隆正在脫胎換骨中,基隆市民看見了未來,擁有信心期待基隆明天會更好!

 

基隆的發展停滯,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港口周邊的土地都不屬於基隆市政府管轄,而是分別隸屬於港務公司、鐵路局、國防部和漁業署等中央單位。後來這些單位緊隨市政府的規劃,就是展現林右昌市長及市府團隊的魄力,關鍵因素:一方面是基隆市政府設想得較中央政府來得長遠,二方面是基隆市政府有能力協助這些單位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樣的城市治理方式翻轉了一直以來地方與中央政府上下的關係,變成是由地方政府主導,而由中央政府配合,這是與以往相當大的不同,市政府也能夠把對都市的願景有效地擘劃並實際執行出來。 

 

基隆市在整體主客觀發展條件影響下,面臨需找尋重新再發展的動力,除在產業、交通、空間上提出發展策略外,也應採取突破思維的再生執行機制,確保規劃方案得以實施。基於政府主導的都市更新工作,往往受到土地取得、民眾權益、資金來源不足等因素之限制,未來基隆市都市再生工作能否在市府財政及行政資源有限情形下,仍能走出一條可行途徑,將是其實現長期願景的關鍵因素。借鏡國際港灣城市及高雄港經驗,應思考未來如何在現有「市港發展策略聯盟」之基礎下,將投資主體、資金籌措、民眾參與等權責整合為一,透過港務局、港務公司及基隆市政府共同合作,以靈活的市場化經營(自負盈虧)來執行港區及周邊地區土地開發及都市再生工作。

 

翻轉基隆4個策略

 

林右昌市長為基隆市的發展規劃提出具體的4個城市發展策略,茲撮要整理如下以供說明。

 

一、「通達交通」策略

跨區域交通整合,提升基隆轉型效率。主動爭取與北臺其他縣市跨域交通整合的機會,把投資與資源帶進基隆。從基隆本身來看,市內區道路狹小且拓寬不易,唯有透過大眾運輸系統服務都市人口相對密集地區,輔以中小型接駁巴士連接至較偏遠及山地地區,方能有效疏散市區道路龐大車流。目前基隆擁有多元的陸上運具,水上運具的增設將是後續的考量,當務之急在於改善主要觀光遊憩區接駁效率,透過交通規劃帶動都市觀光發展,提高旅客到訪意願。

 

因應新國土空間體系之內涵與實踐,區域聯合治理新時代隨之來臨。未來國土計畫將以政策性空間指導,而區域合作架構聯合治理之趨勢也日漸形成。

 

基隆為全臺少數有條件可利用陸上運具及水上運具之規劃,用以帶動都市觀光發展的縣市;且小而美、小而精緻的基隆,相對於其他縣市,也較具推廣綠色低碳交通運具之機會。在多元運具硬體設施逐步完善後,軟體服務若能同步支援整合,有助於打造基隆便捷的交通環境。

 

二、「港灣經濟」策略

港灣發展新突破,厚植基隆翻轉能量。因應全球郵輪經濟榮景,基隆港近期逐步轉型為客、貨運並重之加值型港,目前屬全臺旅客人數最多的港口,並以國外航線旅客為主,已成為郵輪母港。未來將藉由郵輪母港之建置,完善港區及周邊郵輪服務設施,打造全臺首創的郵輪產業鏈,創造直接經濟收益(如港口收費、物料供應及支援服務費用、船員與乘客消費等)及就業機會(如物料供應、保養維修、酒店及零售業等)。

 

而基隆市之所以是全臺最適合發展海洋產業之縣市,主要原因有二:一為基隆漁業經濟價值一直以來均位居全臺之冠,且全臺共計九處第一類漁港,其中兩處(八斗子及正濱漁港)則位於基隆市轄內;二為設立於基隆的水產試驗所及海洋大學首要任務為從事海洋研究工作。

 

從港灣發展來看,基隆港(圖4)國際旅客人次在2007~2014年間,成長率達173%,主要受到郵輪觀光發展的刺激,使其領先國際客輪產業。基隆港接近臺灣北部旅遊資源、大臺北消費市場,具備港區緊臨市區之優勢,為全臺極具潛力的國際客輪港,基隆的郵輪產業已見雛形。

 

基隆為北臺灣海洋原料入口與集聚地,具備海洋大學與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的海洋生物科技創新研發能量,以及食品製造產業基礎,最有機會作為臺灣海洋生物資源轉化為保健品、醫療用品製造與研發基地。此外,北方三島(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為國際保育聯盟(IUCN)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所定義之代表性海洋生態系,現為重要經濟魚種的產卵場及育幼場,也因此被列為臺灣潛在海洋型國家公園。

 

圖4  基隆港口遠景

 

三、「活力人才」策略

產業環境新打造,吸引青年人才回流。基隆市並非全臺老年人口比例最高之縣市,但人口老化速度高居北臺區域之冠,主要原因在於近年來自然增加率均為負值,加上青壯年人口長期外移至雙北工作,導致老化指數相對較高。改善就業市場,包括打造新創基地、扶植新創產業、培育新創人才等作法,均有助於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回流或加入。

 

各國先進政府紛紛將建設智慧城市視為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透過新一代資訊科技(如物聯網、雲端運算、移動互聯網、智慧型終端等),讓民眾感知與城市所有的設備系統(如:電力、自來水、交通、建築物、油氣管道、工廠、辦公室等)形成經濟、有效互動,提高工作效率及生活品質。未來基隆市除利用ICT技術強化公共市政服務外,也將打造智慧城市示範基地,優先實踐各式創新科技之應用。

 

四、「安全家園」策略

都市機能新復甦,打造全世代宜居城。基隆山坡地面積占比達95%,僅5%為可開發平地,近年來氣候變遷導致山坡地開發及安全議題更顯重要。未來基隆必須積極加強全齡友善環境與安全家園(危險邊坡處理/水患治理)的重點工作計畫。

 

從「點─線─面」逐步改造,提升城市整體居住環境品質。點的方面,除留設公共空間並提升自明性外,亦將透過都市更新手法引導老舊建物或設施更新改善;線的方面,著重於重要河川之環境營造,創造友善的人行空間;面的方面,猶如是基隆歷史演進縮影之老舊街區內崁仔頂魚市、基隆廟口、委託行商圈一帶,則視為優先更新改善地區。在既有都市規劃原則下,搭配前述作法訂定全齡友善環境規劃設計指導原則,建構上中下游完整的產業鏈。

 

因應日漸嚴重的老年化現象,將結合醫療資源,打造銀髮族暨健康照護園區,讓健康老人、生病老人及失能老人均受到妥善照顧。

 

基隆改造前後的變化

 

東岸碼頭設施

基隆港的國際郵輪旅客近年由 2016 年的約 68 萬人次增加到 2019 年的約 98 萬人次,因而衍生之大量的旅客通關需求,為提升服務品質並營造國門意象,基隆港務單位著手辦理東西岸旅運設施優化,屆時將設有空中花園,坐擁欣賞無敵海景!同時,擴建位於基隆港東岸的基港大樓,包括:外牆翻修、新建旅運設施與登船廊道、室內裝修及景觀改善等,提供更寬敞的旅客行李運轉空間及附屬設施。未來可以分流上、下郵輪旅客動線,讓旅客在舒適的室內空間通行、候船及通關;逐步往智慧港口邁進,「旅運中心」設置四大智慧化旅客服務系統,包括:亞洲首座雙向本國人及外國人共用之自動通關系統、亞洲海港首座雙向外幣兌換機、自動退稅機及旅客自助報到機,整體通關效率將由原本的每小時 1,200 人增至 2,760 人。

 

 軍港遷移

基隆港東四、東五軍用碼頭長期由海軍 131 艦隊使用至今已 50 餘年,營舍老舊,並長期將東岸分隔兩段,限縮港埠營運及城市發展。2014年後積極推動「軍港遷移」,該碼頭區將搬遷至西岸牛稠港內成立「國防軍事專區」。而「軍港遷移」由港務單位採代建代拆、先建後拆,協助更新軍方現代化辦公、備勤空間及設施等,提升官兵生活水準及整體國防戰力。並配合都市發展重劃東岸碼頭功能,帶動港市轉型再生,兼顧港埠營運及都市景觀,創造國防、港口及城市三贏。

 

海軍營舍計劃在2021年12月31日前完工,2022年2月31日前完成搬遷,屆時將達成有史以來最困難的「軍港遷移」。「軍港遷移」後的土地將興建新的旅運大樓,把海關、關務署、港務公司等單位都整併在這裡,其他設施還有購物商場、觀光飯店,而原來的旅運大樓則將規劃為旅運通廊。

 

東櫃西遷

過往基隆一直扮演貨運港的角色,但在2014年後大貨車、貨櫃車不准進入市中心,東岸的貨必須繞一大圈來到西岸,降低營運效率削弱競爭力。為提升基隆港在貨運方面的效益,必須要整合東西兩岸的櫃場,並興建新一代多功能的貨櫃倉庫。規劃西七倉庫改建成多功能多用途倉庫,新建倉庫分為辦公區與倉庫區,倉間與面積皆以最新規格與標準來建設,新倉庫未來作業可容納更多貨物,運作增添多樣性。二樓寬敞作業區域達 1,500 坪,無論輕度或深度加工在自貿區內,都相當有競爭力。其中,辦公區一、二樓為港公司及港警辦公室使用,倉庫一樓為自營散雜貨倉;辦公區三、四樓、倉庫二樓及貨梯,目前已陸續落成並招商出租。 港務公司在西16倉庫、未來的西27號倉庫,都將建設散雜貨多功能倉庫,對於散雜貨貨運量、加值後產生產值,皆可為基隆港帶來新的就業機會和更大的營運量,這不但是基隆港新的競爭力,也是促進國家整體經濟發展重要方案。

 

「軍港」及「東櫃西遷」後,基隆港東岸將轉型為國際郵輪母港,騰出之土地將可發展成新的國家級新創產業區,再向國際新創大廠招商,投資臺灣、投資基隆。藉由基隆港原來貨運、貨櫃、倉儲的優勢,再加入國際郵輪的商機,從服務貨的城市轉型為服務人的城市。

 

基隆港西岸則有包括:「基隆市火車站南側停車場」、「基隆城際轉運站」、「國門廣場計畫」、「西二、西三倉庫旅客中心」、「西岸會展與旅運智慧大樓」及「基隆輕軌」等大型計畫。

 

南站停車場商場

由臺灣鐵路局委託給基隆市政府推動自辦的促參案「基隆火車站南側停車場興建營運移轉案」,這是臺鐵有史以來,第一次跟地方政府進行行政委託合作推動促參案,深具指標性。並且由交通部依促參法規定,委由基隆市政府辦理公開徵求民間自提投資規劃方案。

 

  由民間自提促參案的特別之處,第一個提出投資想法的廠商,不一定就是得標,而是開放與民間其他廠商,所提出更好的案件競爭,不僅節省公帑,更引進民間創意與能量,建設速度會比公部門來得快。而讓廠商投資很重要的誘因,就是把行政障礙、行政流程簡化。

 

上址位置緊鄰火車站、輕軌捷運、城際轉運站及複合式商場、停車場,未來周邊交通將由市府與交通部協助串聯,這是最大誘因與動力。屆時,不但能解決基隆市最嚴重的交通及停車問題,還能促進基隆火車站周邊商業活動活絡,便利市民轉乘停車,提升臺鐵資產活化效益,帶動基隆核心區域發展。

 

基隆城際轉運站

城際轉運站位於基隆市區的交通樞紐,規劃市公車、國道客運、省道客運、火車、輕軌捷運等串聯在一起,也將與基隆火車站南站相連。主體為 2 層樓建築物,配置國道客運停靠月台 13 席、市公車月台 12 席、候車大廳、旅客服務中心附屬設施、戶外花園、電梯及廁所等;而基隆舊火車站重塑後,將會有全新樣貌,會成為「基隆城際轉運站」的一部分。

 

基隆是國際郵輪的母港,全臺大約有 90% 的國際郵輪都是從基隆港進出或在此停靠,郵輪旅客人數超過全台的 80% 以上、郵輪航次超過全臺的 90% ,所以幾乎全臺灣的郵輪都集中在這裡,等於是海港的國門。 

 

國門廣場

火車站前天橋與圓環將轉型為「國門廣場」,由「基隆城際轉運站」一出來便是「國門廣場」,直接接到水岸,未來還會有「水上巴士」,會規劃航線到舊漁會大樓、和平島,甚至可以遠到新北市的深澳漁港。

 

 西二三倉庫旅客中心

日治時期,日本人前後在基隆港興建八座碼頭倉庫,目前只剩下西二、西三等兩座,見證臺灣光復、日本人戰敗歸國、國民政府撤退來臺,及韓戰反共義士投奔自由等關鍵歷史,國片《KANO》也曾在此取景。西二三倉庫旅客中心加速旅運通關速率從一小時的 800人提升到 2,800人,西二倉庫的1樓也設置文創、展演與商業等活動,並與基隆市政府共同合作,打造基隆港西岸成為優質之都市水岸文創園區。此外,臺灣港務公司也同時辦理基隆港西二至西四碼頭的整建浚深工程,碼頭長度從 500 公尺增長為 554 公尺,水深從 9 公尺增加至 11 公尺,可提供 22.5 萬噸大型國際郵輪彎靠。

 

 基隆輕軌

目前規劃中的「基隆南港輕軌捷運」,都是利用臺鐵既有路廊,全線雙軌化,除利用臺鐵第三軌,還要增建第四軌,由鐵道局規劃、施工,財產及營收也都屬於臺鐵。路線橫跨基隆市、臺北市及新北市,全程 19 公里,沿途設置南港展覽館、樟樹灣、汐科、汐止、五堵、北五堵、六堵、百福、七堵、八堵、三坑、基隆及延伸至「基隆旅運智慧大樓」等站。預留在汐止樟樹灣站銜接民生汐止線、南港展覽館站銜接文湖線及板南線,並在南港車站銜接高鐵及臺鐵系統,預計通車後,將大大改善基隆居民的生活品質。

 

建置完成後可服務基隆至南港軟體園區沿線使用者,搭配民生汐止線於樟樹灣站的銜接,更可擴大軌道運輸服務範圍至大內科及南港軟體園區,徹底改善汐止交通瓶頸並舒緩臺北市東區的交通壓力,更可提升花東線的運量 30%~50% 以上,解決東部鐵路年節期間一票難求的現象。因此「基隆輕軌」的完成對於基隆通勤、花東鐵路運能、臺北市東區交通的壓力減輕,以及北北基的基隆河谷整體產業發展都是非常正面的助益。

 

西岸會展與旅運智慧大樓

「基隆輕軌」從基隆港西岸銜接到臺北市的南港車站/高鐵站/捷運站,基隆扮演國際郵輪的母港,而會議展覽與郵輪產業可以相輔相成。可是基隆的腹地不夠大,透過「基隆南港輕軌捷運」系統的連結,可串聯南港展覽館,落實「展覽在南港、會議在基隆」,因而規劃「西岸會展與旅運智慧大樓」,之後可在此舉辦小型的展覽,中大型的展覽則可以維持在既有的南港展覽館。而原本只有在六都應用的 5G,未來在這條廊帶上建構 5G 的示範應用場域。除了在城市範圍內提供市民使用之外,這裡也是交通、郵輪的節點,更是國門,在使用上可以更多元。

 

濱海長廊翻轉城市印象

在基隆港西岸這一條軸線上,都是與交通有關的重大建設,包括:轉運站、客運、陸運、海運、停車等相關的空間,未來從西岸到東岸會有一段長 3.2 公里的濱海長廊。過去基隆港整個水岸都是被圍牆封閉住,讓基隆人覺得老舊陰暗很有壓迫感,經過規劃改造打開水岸空間之後,港岸的綠化帶將較大安森林公園還大,整個城市的印象也會跟著翻轉。

 

和平島觀光新亮點

2021年,基隆市長林右昌整合了和平島觀光文化資源,包括:島上社寮東砲台、阿拉寶灣、龍目井等景觀環境,打造成基隆的新亮點。

 

自2019年推動「阿拉寶灣原住民聚落再生計畫」,串連社寮東砲台、阿拉寶灣等景觀秘境,未來可以發展特色旅遊作為目標市場,結合原民部落特色建築、青年廚師及地方創生概念,打造和平島部落廚房體驗,進一步帶動原民部落及文化觀光的精緻旅遊發展。

 

屬市定古蹟的社寮東砲台,是自清末、日治時期起,基隆地區的軍事要塞,具高度保存價值。砲台制高點可眺望基隆嶼,擁有360度無敵海景,是國際級秘境,而砲台文化歷史的規劃及推展,已納入「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2.0」,進行整體的整理、活化及再利用。

 

每年限時開放的阿拉寶灣,曾被評選為全球21處最美日出觀測點之一,是秘境中的秘境。

 

和平島龍目井為早期西班牙人統治時期開鑿的古井,提供當時聖薩爾瓦多城水源。由於龍目井具歷史文化價值,納入「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2.0」,進行文資環境的保存維護及整理。加強與觀光單位合作整合原民部落,推廣特色餐飲、社寮東砲台、阿拉寶灣等秘境,推出創新遊程,促進地方觀光產業的發展,帶動區域觀光效益。

 

幼兒園教育

2021年,基隆市政府增加5所非營利幼兒園,市內年齡在2-5歲幼兒計9,840名,已入園幼兒計7,207名,入園率73.24%,其中就讀公幼、非營利及準公共化等平價幼兒園之幼兒計有4,984名,佔全市入園幼兒比率高達69.1%,為全國第一名。「成長非營利幼兒園」有別於一般校舍方正的刻板形象,整體建築物採六邊形結構搭建,搭配大面積開窗導入戶外光景,讓孩子就像小蜜蜂一樣穿梭其中。

 

在獲得中央前瞻計畫經費後於暖暖區、中正區、中山區、安樂區再增4所非營利幼兒園,全市非營利幼兒園名額由242名增加至926名,將使公幼、非營利及準公共化等平價幼兒園名額達到5,668名,預計佔全市入園幼兒比例將突破七成,傲視大臺北首都生活圈。

 

平價幼兒園減輕了家長的負擔,讓家長可以把孩子安心地交給平價幼兒園,尤其目前的2,500元月費,將在2022年降低為2,000元,對家長而言是一大福音,非營利幼兒園結合了公立及私立幼兒園的優點,寒暑假期間持續提供托教服務,平日也有課後延托照顧,提供家長週延的服務措施。

 

復興委託行商圈

為活絡委託行商圈,基隆市政府在2018年推動「商業街區創新發展計畫」,除完成商圈業種業態調查、閒置空間盤點、住戶溝通與共識凝聚外,並甄選岀 4 家具特色店家進駐,包含委託行創新中心、服飾、咖啡、個人工作室等,並針對其產品包裝設計、虛實通路拓展、新世代行銷手法、顧客體驗服務、環境空間規劃等經營層面,提供實質協助與補助。

 

為延續及擴大先前成果,持續將『委託行商圈』定位為文創與藝術聚落,並持續盤點出當地有潛力的閒置空間,搭配「本市青年創業孵育獎勵補助計畫」、「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 SBIR)」等計畫,將委託行商圈納入計畫指定亮點創業基地,期望吸引更多年輕創客或微型創業在委託行商圈紮根,讓基隆老舊巷弄能重現璀璨歲月的風華。

 

自行車道計畫

基隆河岸自行車道計畫在2022年中竣工,屆時,自行車道讓「北北基桃生活圈」有更進一步的連結,計畫完成後,國人可以從基隆暖暖出發,一路騎經新北、臺北到八里左岸,沿途連結北北基的重要休閒水域空間,讓北北基、甚至是全國愛好自行車運動的騎者多了一個全新的活動場域。基隆河自行車道串連計畫近12公里,將目前基隆市境內的幾個自行車道斷點予以縫合,包含七堵區四座橋樑間的車道貫通、暖暖區過港路的步道架高、以及興隆街的河岸懸臂道工程等,完成後即可一路暢行至新北的瑞芳區。

 

這項計畫也再次展現行政院與基隆市政府、中央與地方的跨域整合合作,全長近12公里的自行車道,分別由經濟部、內政部、交通部三個部會全額負擔,工程施作則由水利署與基隆市政府辦理,由中央與地方攜手,共同為國人打造更優質的休憩空間。

 

結論

 

2014年基隆市是負債最多、有史以來最高的時刻,2014年負債比率高達47.37%,全國第三高,負債金額有124億多元,這幾年來推動市政,大幅向前邁進,也把短債償還了,現在負債餘額剩77億元左右,負債比率降至31%以下,推動市政又不增加債務。

 

基隆是一個海洋人文的宜居城市,在林右昌的精心規劃下,從一個核心、兩個翅膀的發展策略,去改善市港都會機能,打造成有港口、海洋元素的人文之都、藝術之城,基隆欠缺新產業,未來必須要引入新產業,透過國土規劃和區域發展的調整,讓基隆河谷廊帶連接臺北的產業帶,成為東北角、北海岸的中心。

 

基隆市政軟硬體建設獲大幅改善,無論在交通、觀光、郵輪產業及經濟就業,各方面表現亮眼,近年來登記家數與就業人數穩定成長,多個工業區獲大幅投資與增加就業,基隆市的改變,市民最有感。

 

表3  2004年-2020年基隆市長滿意度統計表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

年份

市長

滿意度

排名

備註

2004

許財利

37%

24

25縣市

2005

許財利

50%

21

25縣市

2006

許財利

27.80%

25

25縣市

2007

張通榮

39.70%

25

25縣市

2008

張通榮

42.24%

22

25縣市

2009

張通榮

52.10%

18

25縣市

2010

張通榮

46.97%

24

25縣市

2011

張通榮

40.90%

22

22縣市

2012

張通榮

41.90%

22

22縣市

2013

張通榮

30.74%

22

22縣市

2014

張通榮

23.02%

22

22縣市

2015

林右昌

46.98%

21

22縣市

2016

林右昌

61.37%

12

22縣市

2017

林右昌

59.42%

12

22縣市

2018

林右昌

64.22%

9

22縣市

2019

林右昌

67.37%

9

22縣市

2020

林右昌

71.20%

11

22縣市

 

根據天下《天下雜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表來看,基隆在2004年市長施政滿意度排名在25縣市的24名,長期以來市長施政滿意度民調一直徘徊在22至25名尾端之間,在2006-2007年市長施政滿意度更是最後一名,2009年雖提升至18名,也僅是曇花一現,直到2015年林右昌擔任基隆市長後,才有明顯大幅的改變,誠如林右昌所言要翻轉基隆,他確實說到也做到了。2015年第一年的市長施政滿意度雖排名在21名,也較2011-2014年連續四年最後一名有所進步,2014年基隆的市長施政滿意度創下兩個新低,除了排名在縣市最後一名外,滿意度更是跌至剩下23.02%的低位,際此時刻,林右昌入主基隆市政府。2016年林右昌第二年的市長施政滿意度竟大幅超前以61.37%的滿意度在22縣市中名列12名,從最後一名超車到9-10名,林右昌以無比的魄力和毅力,寫下亮麗的成績。歷史告訴我們這一年是基隆「城市治理」非常關鍵的時刻,短短的兩年時間,林右昌以實際的行動來引證對基隆人的承諾,找回基隆人的信任由是而增加基隆人對土地未來發展的信心,反過來更增添林右昌在基隆市長的角色上更形穩固。2018-2020年市長施政滿意度保持在第9或11名間,維持平穩的施政滿意度,甚至在2020年的市長施政滿意度更獲得71.20%的支持度,從林右昌2015年就任至今六年半的時間,基隆的市長施政滿意度從昔日前任市長的23.02%的低位,從最後一名爬升至七成的市長施政滿意度,基隆人擁有一位表現出色的市長當然值得驕傲,也應該驕傲!

 

圖5  基隆市長歷年施政滿意度

 

思考城市的未來,倘若祗考量基隆市一偶之地來綜觀全局,就會陷入基隆離臺北過近,資源與人才難與臺北競爭的無解題;但若站在大臺北首都圈來看,從桃園、新北、臺北到基隆這整個區域有超過 950 萬人口,基隆在「現在」這個時間點,她能為首都圈提供什麼樣的服務?由此思考基隆的發展利基就是林右昌的城市治理路線圖!因此,林右昌提出「市港再生標竿計畫」,讓基隆港轉型,扮演大臺北生活圈東區海上門戶,並由此發展新的產業;再藉由「輕軌建設」讓基隆可以一路往南到桃園的機場,銜接另一個空港門戶;打造「北五堵國際研發新鎮」,完善基隆河谷廊帶產業機能,城市之間互相截長補短,各自發揮所長,整個區域發展更健全繁榮,基隆市就能順水推舟地發展。由這個邏輯展開基礎建設,把城市環境變好,人就會留下,接連後面的產業政策、經濟建設滾動城市,基隆才能發揮自己的特色,並持續地進步。 

 

就城市的發展而言,經濟全球化產生新的聚集邏輯,這使得城市在後工業化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其都市功能產生了轉變。城市成為再工業化過程中的主要生產基地。城市不僅是後工業時代資本,權力與資訊流動與運作的控管中心;同時,它本身也是這些資訊電子與金融產業的主要創新生產與消費的地點。

 

臺灣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國家,不過其對於國家的土地問題,都市更新以及被視為社會福利一部份的新鎮計劃的處理並非單純地是以一個發展的角度來看待。在特殊的歷史情境之下作為社會改造,政治整肅與國家控制的歷史計劃;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國家資源與利益重分配的過程。

 

1980年代中期之後的城市發展則在全球戰略下來考量的。這也正是表現臺灣的空間計劃與國家經濟發展計劃統為一體的完整性,是具有歷史性的計劃。

 

為了社會改造,對城市功能作一個改頭換面的調整,臺灣進行一連串的土地改革都市更新新市鎮計劃等,使臺灣在此時提供了都市改造的可能性以及經濟全球化下全球流動運作對都市空間上的需要,在此政策驅使下,一個不折不扣的「流動城市」隱然成形,她的功能就是服務,她的人口主要全是流動人口,包括:遊客跨國企業經理人前來開會或參觀展覽的人士。

 

基層公共事務如何經由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及民間社會的「全球思維,在地行動」(thinking globally, acting locally)或「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之宏觀思維與行動策略協力合作,即時而有效的解決所面臨的各項公共事務課題。換句話說,地方政府的職能已不再侷限於地方事務的管理或中央政策的委辦,而是必須在全球化與善治的思維下,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與職能,逐步轉型邁向城市治理(city governance)或是地方治理(local governance)等嶄新運作模式。

 

期待基隆的「城市治理」除寫下基隆新一頁外,更將是全臺灣都市轉型中最佳的示範例子。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