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春秋

【一個律師的筆記本】有關「國際觀」的再思索

國際觀。網路圖片

我去年寫過一篇《所謂「國際觀」》,對於「國際觀」一詞在臺灣的使用方式作了一些思索。時至今日,不妨再作點補充。

 

對有些人而言,所謂「國際觀」大概就像這樣:特定國家不管作了什麼,那都是善意、是賞賜。比如說,拿著武器在你家旁邊窺伺門戶,那叫「不是針對你」;他跟你買東西,那叫「送你貿易順差」,儘管那明明是對等的交易價金。總之,雷霆雨露莫非天恩,叩謝就對了。

 

至於特定國家以外者,不管對他再好,那都是應該、是本分。舉例而言,即使其他國家送了許多疫苗、即使動用大量人力物力來保護他,他也完全不會覺得別人有對他好,更不會覺得自己也要對別人好。拿了好處之後,一轉身,就想用自己發明出來的理由,禁止人家的農產品進入他的市場,卻還認為別人應該要對他打開大門、幫他開拓海外市場。

 

而且,他們一點都不覺得,用這種態度對待別人是有問題的,完全理直氣壯、面不改色。

 

事實上,這種「覺得沒有問題」本身就是非常嚴重的問題。甚者,這些人似乎還覺得別人有義務流血保護他,否則就是拋棄、是背叛。另一方面,他們卻又會抱怨別人把他「推向戰場」,好像他之所以遭遇武力威脅,是因為保護人的錯。

 

不得不說,抱持這種「國際觀」的人竟然能夠大量出現,而且不乏有人占據高位,實在堪稱人類歷史上的一個演化奇觀。

 


本文轉載自一個律師的筆記本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推薦閱讀:

【一個律師的筆記本】調降修憲門檻,可能會醞釀出另一場民主自殺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