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春秋

【專輯:從「歷史之刺」到「民主之盾」】紀錄片工會常務理事陳婉真呼籲:「移除銅像,讓中正紀念堂回歸真正使用者的生活中」

紀錄片工會常務理事陳婉真呼籲,移除銅像,讓中正紀念堂回歸真正使用者的生活中。圖/陳文成基金會提供

編按:政治受難者團體聯合發起「從『歷史之刺』到『民主之盾』:我們對『中正紀念堂』轉型問題的聲明」連署,重申他們對中正紀念堂轉型的具體主張,並在12月21日上午由台灣大學教授周婉窈召主持記者會。紀錄片工會常務理事陳婉真呼籲,移除銅像,讓中正紀念堂回歸真正使用者的生活中。以下節錄自陳婉真發言片段。


若大家有機會到中正紀念堂,在周邊的迴廊和公園中走走。不難看見,像這樣的景象:

一群長輩,聚精會神的,在打氣功或者太極拳。

幾個正在練習樂器的人,專注的在吹奏薩克斯風或者打著鼓。

當然,你一定會看到的是,身著團服或者便服,放著節奏音樂,正在練習舞步的高中生。

而最近,在假日午後時段,更有許多來自東南亞的人群,或穿著傳統服飾在拍照,或帶著各種拍照道具,一對一對的在拍攝婚紗照。

 

曾經這個象徵威權,展示權力的場域,十多年來,隨著台灣民主的成長,今日已經是個多元族群、年齡、性別不同的人,能夠使用與聚集的地點。

 

當然,我們不會忘記,曾經有世世代代的年輕人,在這裡,聚集、呼喊、辯論,他們對民主、對自由、以及對台灣的未來該怎麼走的宣示。

 

而這一些,不同世代的紀錄片工作者,我們曾經在場見證過。

 

但即使,這個場域早已累積與承載了,這麼多世代的聲音。我們卻無法迴避,無法轉頭不看見,就在這個場域的正中,最核心的位置,仍矗立著、維持、傳遞著,對過去威權時代的物質性象徵和行動性象徵。

 

這是多麼矛盾和奇異的場景。

 

紀錄片工會,作為台灣紀錄片工作者的代表團體,從八零年代的綠色小組開始,走在街頭,紀錄台灣民主、社會、歷史點點滴滴的紀錄片工作者,透過紀錄片,透過紀錄片工作,我們追求關於歷史的真相和正義,也希望透過影片,替台灣,紀錄/記憶起,民主自由一路走來的顛簸與艱辛。

 

而現在,我們認為,正是好好回顧歷史、轉型正義,見證台灣民主發展,走到下一個階段的時刻。透過將銅像的移除,我們期待展開的一系列行動,不只是從物質、行為的層面,移除威權在這個場域裡的象徵和影響,更能進一步的翻轉、擴增這個場域的意義,從威權走到民主,從單一走到多元,真實的回到使用這個場域裡的每一個人的生活中

 

智利紀錄片導演曾經說過:「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簿。」

 

身為紀錄片工作者的我們,期待透過此次從「歷史之刺」翻轉到「民主之盾」的行動宣示,見證、記錄下,台灣民主進展的里程碑。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推薦閱讀:

【陳昭南專欄】國民黨加速草包化●顏寬恒只好耍出無賴招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