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春秋
  • 首頁
  • 新聞焦點
    • 熱門議題
    • 天下圍中
    • 國際經貿
    • 台灣觀點
  • 六都議題
    • 北北基
    • 宜花東
    • 桃竹苗
    • 中彰投
    • 雲嘉南
    • 高屏離島
  • 國際視野
    • 東北亞風雲
    • 東協析讀
    • 南向次大陸
    • 借鏡伊斯蘭
    • 中國問題
    • 小國大戰略
    • 東歐尋鏡
  • 特色專欄
    • 名家觀點
    • 有話要說
    • 讀者投書
    • 駐站作家
    • 陳昭南專欄
    • 余杰專欄
    • 吳瑟致(柯學家)專欄
    • 謝建平專欄
  • 青年觀點
    • 環境保護
    • 青年發展
    • 精選書評
    • 美學思考
    • 轉型正義
  • 創新創業
    • 政策發展
    • 各域創新
    • 創業家專訪
六都春秋
  • 首頁
  • 新聞焦點
    • 熱門議題
    • 天下圍中
    • 國際經貿
    • 台灣觀點
  • 六都議題
    • 北北基
    • 宜花東
    • 桃竹苗
    • 中彰投
    • 雲嘉南
    • 高屏離島
  • 國際視野
    • 東北亞風雲
    • 東協析讀
    • 南向次大陸
    • 借鏡伊斯蘭
    • 中國問題
    • 小國大戰略
    • 東歐尋鏡
  • 特色專欄
    • 名家觀點
    • 有話要說
    • 讀者投書
    • 駐站作家
    • 陳昭南專欄
    • 余杰專欄
    • 吳瑟致(柯學家)專欄
    • 謝建平專欄
  • 青年觀點
    • 環境保護
    • 青年發展
    • 精選書評
    • 美學思考
    • 轉型正義
  • 創新創業
    • 政策發展
    • 各域創新
    • 創業家專訪
首頁 新聞焦點 白色力量,柯文哲貪汙案遲遲沒辦法定罪卻長期被羈押?合法性在哪?
新聞焦點熱門議題

白色力量,柯文哲貪汙案遲遲沒辦法定罪卻長期被羈押?合法性在哪?

作者 G小編 2025 年 8 月 20 日
作者 G小編 2025 年 8 月 20 日
分享
FacebookTwitter

柯文哲貪汙案至今尚未定罪,柯文哲曾經被視為「政治素人代表」,如今卻成了羈押與司法爭議的核心人物。檢方對柯文哲求刑28年半,法院裁定延押超過一年卻仍未定罪,引發社會高度質疑:這究竟是司法對權貴的嚴格把關,還是政治清算的司法化身?

 

本文將從事件背景、羈押制度、支持與反對立場、政治效應、人權爭議到司法困境,全面檢視這場震撼台灣的羈押風暴。

 

推薦內容

Toggle
  • 事件背景:白色力量與柯文哲羈押爭議的開端
  • 羈押制度解析:法律設計與現實落差
  • 支持柯文哲羈押的聲音:司法必要與社會期待
  • 反對柯文哲羈押的聲音:證據薄弱與法源爭議
  • 政治效應:藍綠與白的角力
  • 人權與醫療爭議:自由與健康的拉扯
  • 司法困境:保守策略與制度缺陷
  • 延伸討論:制度透明才是解方

事件背景:白色力量與柯文哲羈押爭議的開端

柯文哲曾以「白色力量」崛起,強調專業、清廉、理性,成功在藍綠間建立民眾黨。然而,2024年底,柯因京華城容積獎勵案遭檢方起訴,並求刑28年半,震驚政壇與社會。起訴後法院裁定高額交保,隨即又因檢方抗告而改裁定柯文哲羈押禁見,之後數度延押,至今超過一年卻仍未定罪。

 

本案的複雜之處在於「容積獎勵」的合法性模糊:京華城最初的開發容積已接近上限,但透過都委會審查卻又得到額外容積。到底是依法裁量,還是圖利特定財團?這一點成為檢方起訴的核心,也引發社會高度關注。這樣的過程,不僅涉及法律與程序,更引發政治陰謀與人權議題的激烈辯論。

 

羈押制度解析:法律設計與現實落差

 

依《刑事訴訟法》規範,羈押僅能在「犯罪嫌疑重大」且被告有逃亡、串證或滅證風險時使用,制度本意是例外措施,用以保障審判完整。然而,台灣在高知名度或政治敏感案件中,法院常因輿論與政治壓力,傾向採取更嚴格的延押策略,導致柯文哲羈押淪為「未審先刑」。

 

台灣羈押制度規定,每兩個月需重新審查一次是否延押,但實務上法院常以「情勢未變」為由繼續裁定,而柯文哲案正是這種「制度設計與現實落差」的典型案例,也讓人質疑延押是否真的符合法治精神。

 

支持柯文哲羈押的聲音:司法必要與社會期待

支持柯文哲羈押者主張:

  1. 京華城案涉及容積獎勵數百億元價值,案情龐大且複雜,牽涉利益廣。
  2. 柯文哲若在外,恐利用個人影響力干擾證人或行政流程。
  3. 裁定羈押經過高院審查,具備司法程序正當性。

在部分民眾眼中,若法院放人,可能會被解讀為「司法偏袒權貴」,因此柯文哲羈押反而是一種「回應社會期待」的手段。支持者認為,這並非懲罰,而是確保審判能順利進行的必要措施。

 

反對柯文哲羈押的聲音:證據薄弱與法源爭議

律師團及批評者則認為:

  1. 檢方迄今未提出明確金流或賄賂證據,僅以「行政裁量圖利」作為起訴依據,罪嫌重大基礎不足。
  2. 「可能串證」的理由過於模糊,缺乏實際行為證明。
  3. 都委會是否有權核發容積獎勵,本身就是法界爭議焦點,若法源不明,定罪難度極高。

這些疑點讓案件充滿灰色地帶。批評者認為,柯文哲羈押超過一年卻仍無定罪,實際上已成對人身自由的過度侵害,也凸顯台灣司法「程序先行、證據滯後」的結構性問題。

 

政治效應:藍綠與白的角力

支持柯的人普遍認為,這是藍綠兩黨利用司法封殺第三勢力、削弱「白色力量」的政治操作。支持者指出,柯在總統大選後依舊維持一定的政治能量,司法的強硬手段正是為了瓦解其影響力。

 

但批評者則反駁,柯文哲一向以「清廉」形象自居,如今卻深陷司法案件,正好說明「正義不會因為顏色不同而失靈」。本案不僅是法律問題,更是政治敘事的對撞,讓社會陷入兩極化。

 

人權與醫療爭議:自由與健康的拉扯

柯文哲羈押不僅是法律問題,也牽涉到人權。柯文哲羈押期間出現血尿、腎臟疼痛等病症,但未能獲准保外就醫。人權團體指出,這已經涉及基本醫療權與人道原則。

 

若司法因案件政治敏感而忽視被告健康需求,會讓人懷疑是否存在「雙重標準」。根據國際人權規範,未定罪者應享有無罪推定與必要醫療保障,否則司法恐成為迫害工具,而非公正仲裁者。

 

司法困境:保守策略與制度缺陷

法院實際上處於兩難:若放人,未來若有證據消失,將遭輿論撻伐;若繼續延長柯文哲羈押,則被批違反無罪推定,這正是台灣司法在政治壓力下「寧嚴勿寬」的保守策略。

 

然而,這樣的做法讓羈押逐漸淪為常態,形同「未審先刑」。學界與司法改革倡議者呼籲,應建立明確的羈押期限與透明審查標準,避免司法在政治與社會壓力夾擊下,犧牲了制度正義。

 

延伸討論:制度透明才是解方

回顧台灣司法史,無論是扁案、林益世案,還是其他涉及高階官員的案件,羈押往往成為最敏感的焦點。支持者認為,這是確保司法威信的必要手段,但反對者卻認為,羈押常常先行剝奪自由,再慢慢蒐集證據,已經與「無罪推定」背道而馳。

 

容積案的爭議,除了金流是否存在,更在於「制度透明度不足」。若市府與都委會在當年能將審議過程完整公開、法律依據交代清楚,今天就不會陷入這樣的疑雲。司法若要避免被貼上「政治工具」的標籤,就必須讓每一次延押、每一項裁定,都有公開透明的理由與文件支撐。

此外,社會觀感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台灣社會對「權貴逃脫法律制裁」的焦慮,使民眾更容易支持嚴格羈押。但若司法只是順從輿論壓力,卻缺乏實質證據,長期下來只會削弱對制度的信任。這也說明,羈押不是唯一解方,未來必須有更多替代措施,例如電子監控、限制出境或財產凍結,才能在確保審判公平的同時,兼顧人權保障。

 

京華城案是一個資訊複雜、疑點重重的案件,法律、政治、人權三方糾纏,使其成為「司法信任危機」的縮影。若司法機關無法清楚交代法源依據、公開審查過程,無論最終判決如何,社會信任都可能進一步崩解。

 

分享
FacebookTwitter
Avatar
G小編

相關文章

【國際】外媒:國際關切中國炫耀武力 拜登...

【國際】高端巴拉圭臨床實驗遭稱「中國台灣...

【轉型正義】國防部轄下260件 蔣介石銅...

【防疫】高虹安質疑簽收高端剩餘130萬劑...

【疫苗】日本釋出124萬劑疫苗今抵台 急...

【美中對抗】中國戰艦、軍機「合圍」台灣 ...

特色專欄

【評論】國民黨在...

2022 年 1 月 月 23 日

【陳昭南專欄】支...

2022 年 1 月 月 22 日

【一個律師的筆記...

2022 年 1 月 月 22 日

【一個律師的筆記...

2022 年 1 月 月 21 日

【陳昭南專欄】趙...

2022 年 1 月 月 20 日

國際視野

【台灣AI】的崛...

2025 年 3 月 月 3 日

冰島雷克雅內斯火...

2023 年 12 月 月 20 日

哈馬斯引爆遠超4...

2023 年 11 月 月 25 日

【國際】路透:德...

2022 年 1 月 月 22 日

【國際】尼加拉瓜...

2022 年 1 月 月 20 日

友站連結其他式

放鬆學習的去處:

  • 美容丙級證照班
  • 贏家娛樂城
  • winbet娛樂城
  • 舒壓會館
  • a片網站推薦

 

需要救急周轉金,記得找可靠的融資公司或當舖

  • 新竹機車借款申請教學
  • 新竹汽車借款申請教學
  • 立即借款10萬
  • 新竹當鋪
  • 房屋二胎貸款
Footer Logo
  • 台北網站設計

Copyright © 2020 Cit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