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春秋

【局外人】國防部主事者面對台語質詢爭議之我見

基進黨立委陳柏惟與國防部長邱國正因質詢語言問題針鋒相對。圖/翻攝自立法院ivod系統

日前基進黨立委陳柏惟在立法院以台語質詢國防部部長邱國正引發爭議一事,讓外界對於台語在公領域的使用問題為之爭論不休;不過,在藍營見縫插針、綠營主流擔心影響軍方中高層觀感而作壁上觀甚至勸陳柏惟「相忍為國」、台灣社會未曾認知並探討台語跟「國語」―華語的不對等關係等因素影響之下,讓先前已面臨藍營罷免攻勢的陳柏惟處於逆風的困境,而不得不透過臉書解釋原委並表達歉意。反之,邱國正部長在此一爭議中安然脫身,免於輿論的抨擊。

 

儘管已經有觀察家根據質詢時的全程影片紀錄,指出陳柏惟是依據《國家語言發展法》依程序申請台語發言,況且邱國正部長可以使用耳機聽取專業口譯的翻譯,但是邱國正部長寧可找國防部常務次長李宗孝作不專業的即席翻譯,並以不耐煩且敷衍的態度回覆,顯然邱部長的態度不無可議之處。

 

不過,這起爭議除了台語在公領域的使用問題之外,筆者認為還突顯出軍方守舊派的心態以及台派獨派對於國防事務的普遍欠缺了解而盲目信任經過「包裝」的軍方守舊派、主政者討好軍方守舊派等問題,構成今日台灣國防問題的癥結。本文將從三個面向進行說明,那就是:

一、軍方守舊派把持國防事務。

二、綠營主流為何成為軍方守舊派不自覺的支持者?

三、主政者跟軍方守舊派政治交換的盤算正是台灣國防無法脫胎換骨的癥結。

 

軍方守舊派把持國防事務

 

無庸諱言,今日的國防部主事者在作風爭議不斷,從陸軍時期被嘲諷為專管「頭皮、草皮、皮鞋」的「三皮將軍」,擔任國防大學校長時將感染HIV學生強制退學等作為都在在引人非議。

 

而他在擔任國安局長時被批評忙於內務檢查的本末倒置、面對訓練中心霸凌學員傳聞的黑箱處理以及在立委范雲質詢國安局是否湮滅林宅血案證據時回說「胡說八道」等等,吾人並不意外今日已身為國防部主事者在面對立委陳柏惟以台語質詢時所擺出的態度。

 

正是在這種守舊的風格影響之下,過往被廢棄的「踢正步」等舊規重新死灰復燃,筆者之前在〈軍方想恢復「踢正步」只是突顯出軍方主事者的顢頇守舊〉一文對此已表達個人之看法。

 

事實上,不只是今日的國防部主事者,主政者自2016年上任迄今,所任用的三位軍職出身的國防部長,都被批評不脫黃埔的窠臼,不僅無心推動軍方體制的改革,更堅持過往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的舊規,種種作為在軍武界各方有識者已經是詬病已久,吾人感到疑惑的是主政者對此似乎不以為意,任由軍方守舊派繼續把持國防事務。

 

綠營主流為何成為軍方守舊派不自覺的支持者?

 

綠營主流的不少台派獨派在擔心因為這次質詢爭議,影響主政者重用軍方守舊派「抗中保台」大計之前,不妨先了解清楚幾個問題,那就是:

「主政者這些年來為何不曾培養未來的文人國防部長?」

「如果難以找到適合的文人國防部長人選,那麼為何不在國防部建立專業文官團隊?」

「為何主政者不從青壯派將校找出有心改革者作為軍隊領導階層的儲備?」

「重用軍方守舊派,甚至任由他們維持舊觀是否讓軍隊變得更進步?還是得到相反的結果?」

 

這些問題其實在1990年代至2016年之前都是今日執政黨及相關智庫學者在國防議題上不斷提出並探討的,何以今日都保持沉默?卻讓主政者重用的軍方守舊派以幾句「抗中保台」的話語搖身一變成為無數台派視為不可或缺的「國之干城」而呵護備至?

 

吾人必須指出不少台派獨派對於國防議題普遍欠缺了解,使軍方守舊派免於公眾檢視,甚至可以仗勢著對國防事務的壟斷再加上「抗中保台」的包裝,以「國之干城」的面貌示於公眾,讓不少台派獨派反而不自覺的成為為軍方守舊派的附和者。

 

或有人認為:「大家其實對軍事沒概念,再怎麼討論都是不著邊際,這些是主政者跟軍方主事者的事,大家只要全心信任主政者跟軍方主事者就夠了。」但是這種想法的謬誤在於它假設主政者跟軍方主事者具備專業而前瞻的軍事素養跟戰略眼光,不過,以目前的情況觀之,今日主政者跟把持軍務的軍方主事者是否真的具備這兩個條件?吾人不得不打上問號。

 

台派獨派不投入對國防事務的關心,只會讓軍方守舊派繼續把持國防事務,同時桎梏軍隊的革新。

 

主政者跟軍方守舊派政治交換的盤算

 

筆者曾在〈為何主政者任由「文人領軍」的機會逸失?〉一文引述媒體報導,即使是軍方退休將領的有識者都驚訝於為何主政者這些年來從未安排文職人士出任國防部軍政副部長,作為未來文人國防部長的儲備

 

不僅是文職的問題,主政者雖然提出「當升則升」大幅擴增將官職缺,但是所晉升的將官真的是有心改變軍隊沉疴的人才,還是當權的軍方守舊派人馬「雞犬升天」的結果?相信大眾自有公論。

 

吾人不得不質疑,這些不作為跟作為是否顯示出主政者跟當權的軍方守舊派達成不可言說的默契,那就是以政治效忠交換軍隊維持舊觀乃至於黨國遺緒,這或許解釋為何「文人治軍」、「軍隊體系深層次改革」等議題在近年來執政黨及台派智庫學者的討論中突然降溫的原因。

 

但是這樣的「默契」換來了什麼?正如學者廖宏祥所言:「主政者為了避免所謂的「軍心不穩」而用籠絡手段,拖延早應解決的諸多問題。」甚至以政治效忠交換軍隊維持黨國遺緒的作法,其實正是今日軍隊沉疴未能得到根治的原因之一。

 

結語

 

筆者當時在〈軍方主事者的守舊心態是台灣國防的隱憂〉一文的質疑似乎仍然適用在今日:

「(主政者)對於軍方守舊勢力的優遇厚待,固然是換得軍中的穩定、甚至政治上的忠誠,可是這也意味著軍方守舊思想不會受到檢視、反省,甚至能披上「保台」的外衣包裹其守舊、抗拒變革的身軀,而繼續自行其是。」

 

吾人可以想見不僅是這次使用台語質詢的爭議,之後涉及過往軍冤案調查,軍中威權象徵等議題,軍方守舊派依然是故態復萌,而主政者則繼續保持沉默,不少台派獨派則以和稀泥的態度期望息事寧人,但是這麼作只是讓軍隊跟台灣社會主流脫節的更嚴重,也讓軍隊在守舊派的把持之下沉疴難起。

 

這不得不讓人想起當年面對納粹威脅的法國第三共和從政府到民間對於軍隊的無條件信任及支持,任由老邁、抗拒變革甚至蔑視民主社會的軍方守舊勢力主導戰略,導致戰敗的苦果,甚至讓蔑視民主社會的軍方守舊勢力以「整頓秩序道德」之名建立軍事獨裁的通敵政權。這種慘痛的前車之鑑值得今日台灣社會必須更認真的看待國防事務,以及更清醒的認知軍隊的沉疴及脫節,積極的督促主政者及執政當局進行全面而徹底的國防改革,才能讓台灣的軍隊成為更為堅實而真正服膺民主價值的國防武力。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推薦閱讀:

【陳昭南專欄】從「共同富裕」走進「共同限電」,習近平在演什麼戲?